1、缺陷特征:表面硬度低
1.1产生原因:1. 升温速度快,氮化罐内温差大;2. *阶段温度偏高或氨分解率过高、过低及中断供氨;3. *阶段保温时间短,第二阶段保温时间太长;4. 装炉量太多,炉气循环不好;5. 零件预先未调质或调质后硬度太低;6. 零件表面不清洁,有氧化皮;7. 渗氮罐和夹具使用过久或新的未预渗氮;
1.2处理对策:1. 经常校对测温仪表;2. 缓慢升温,升温到300℃后,渗速小于50℃/h,在400~450℃保温1h;3. 根据工艺试验确定各个阶段的氨分解率,确定各阶段保温时间;
1.3 补救措施:只要不是长时间超温、超分解率、中断供氨,允许重新渗氮,不必将渗氮层脱掉
其工艺是:495~505℃、15~20h、分解率18%~21%,再用550?C±5℃退氮3h,分解率达到70%~80%
2、缺陷特征:渗氮层深度浅
2.1产生原因:1. 温度低,保温时间不足;2. *阶段氨分解率过高、过低,扩散温度过低3. 安装
中频电炉不当,工件之间距离太小;4. 基体未经调质处理;5. 新炉罐夹具未预渗或使用时间太久
2..2处理对策:1. 严格工艺纪律,按规定的温度、时间生产;2. 补救:在正常扩散温度下再渗氮数小时;3. 用搪瓷罐可以免去预渗氮和脱氮处理
3、缺陷特征:表层脆性过大
3.1产生原因:1. 液氨含水量高;2. 表面脱碳层未去除掉;3. 氨分解率过低;4. 退氮处理不当,时间不足;5. 零件外形有尖角、表面粗糙有斑;6. 第二阶段温度低,分解率低;7. 冷却速度太慢
3.2处理对策:1. 更换氨干燥剂,或干燥剂再生;2. 加大调质件加工余量,表面不得有脱碳、贫碳
3. 按技术要求进行退氮处理,降低含氮量;4. 挽救方法:凡不因表面脱碳而引起的脆性可以退氮处理,允许表面有氧化色工件,可在空气中冷却。加工余量大时,可磨掉一些
4、缺陷特征:表面起泡剥落或尖角剥落
4.1产生原因:1. 原材料带状组织及非金属夹杂物严重;2. 尖角处氮浓度太高;
4.2、处理对策:1. 通过预先热处理,消除原材料缺陷;2. 零件尽量采用圆角或倒角
5、缺陷特征:表面出现氧化色
5.1、产生原因:1. 渗氮罐漏气、退氮处理或降温时炉内压力低,使冷空气进入;2. 出炉温度过高; 3. 干燥剂失效;4. 管道中存有积水
5.2、处理对策:1. 常查炉体密封情况,消除管道积水;2. 降温或退氮处理时,炉压应大于200Pa,不得出现负压;3. 定期烘烤干燥剂或更换
5.3、 补救方法:1) 可以用低压喷砂消除之;2) 再在500~520℃补渗2~4h;3) 通氮炉冷至200℃以下出炉
6、缺陷特征:渗氮后零件畸变
6.1、产生原因:1. 渗氮件比容增大,体积涨大;2. 炉内温度不均匀;3. 加热或冷却速度太快; 4. 渗氮前,零件内应力未消除;5. 轴杆件、扁平件吊挂、装夹不当;6. 零件形状复杂或结构不 合理
6.2、处理对策:1. 合理控制加工余量;2. 炉温均匀,控制加热冷却速度,阶梯升温;3. 机加工后渗氮前,去应力处理
6.3、 补救方法:精度要求低的件,可以低于渗氮温度矫直,矫后低温回火12h去应力
7、缺陷特征:渗氮层硬度不均匀有软点
7.1产生原因:1. 炉温不均匀,装炉量多,表面有油污或进氨管堵塞;2. 局部防渗镀层流淌;3. 材料夹杂物严重
7.2处理对策:1. 炉温均匀,炉内畅通,循环正常;2. 零件在电镀或清洗后应干净,不能留残液,并经常清理马弗罐;3. 控制镀锌层厚度,加强原材料检验
8、缺陷特征:表面腐蚀
8.1、产生原因:1. 加NH4Cl太多;2. NH4Cl挥发太快
8.2、处理对策:1. 按渗氮罐容积严控渗剂加入量;2. 将NH4Cl和干燥硅砂均匀混合后使用(1:200左右)
9、缺陷特征:渗层不致密抗蚀性差
9.1、产生原因:1. 表面氮浓度低;2. 零件原来有锈斑;
9.2处理对策:1. *阶段氨分解率不能过低,第二阶段不宜过高,冷速不能过慢;2. 仔细清理工件表面;3. 可以重新渗氮
10、缺陷特征:表面出现白亮点及花斑
10.1产生原因:1. 炉温低于480℃;2. 氨流量不均匀,分解率太低;3. 炉罐中有污物被工件吸附
4. 表面油污、锈斑清除不彻底;5. 表面镀层或涂层流淌;6. 炉气循环不畅
10.2处理对策:1. 针对原因,采取相应措施,应严格工艺纪律;2. 补救办法:可以抛光、打磨零件、补渗
11、缺陷特征:渗氮层出现网状或波纹状氮化物或针状鱼骨状氮化物
11.1产生原因:1. 炉温过高,氨含水高;2. 材质晶粒粗大,脱碳层未切除;3. 工件有棱边锐角
11.2处理对策:1. 严控渗氮温度;2. 氨应脱水充分,干燥剂更换或再生;3. 严控调质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;4. 避免棱边和锐角